苏丹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重生四合院,开局是八十年代 > 349 无论什么时候,人才都是最稀缺的宝贝
  “真的吗,真的可以让我在这实习?我没听错?”

  面对徐静理的惊喜,曹志强只是澹定的点点头:“是的,你没听错,你可以在我这里实习。

  而且你大学毕业后,要是愿意来这里的话,我们可以提前跟你们学校接洽一下,让你毕业后分配来这里工作。”

  是的,此时的大学生分配工作,根本不能自主择业,只能服从国家分配,或者说是学校分配,叫做统包统分。

  换言之,只要考上大学,根本就不用担心就业问题,因为你只要上了大学,能够顺利毕业,毕业后必然给你分一个工作。

  一般来讲,大学生毕业后,都是根据你学校的好坏,你所学的专业,你在校的成绩好坏这几个因素来分配单位。

  除此之外,你在校的积极程度,比如是不是学生会干部,是不是班干部,是不是入党积极分子等因素,也会当做工作分配考量。

  这种大学生统包统分的制度,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才发生改变,开始了双向选择跟自主择业。

  应该说,这种统包统分的制度,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讲都是好事儿,毕竟他们不用担心工作分配问题,上了大学就等于吃上铁饭碗,而且一毕业就有干部身份,一毕业就可以去国企跟机关事业单位。

  然而,任何时代的任何一个制度,都不会让所有人满意。苏丹小说网

  就好比徐静理,她就是对这个分配制度不满意的人之一。

  徐静理之所以不满意,主要就是她的专业跟自己的兴趣喜好相冲突的问题。

  因为徐静理读的是师范大学,这种大学此时主要就是培养老师的,因此上这种大学呢,可以免学费。

  再加上徐静理学的是中文系专业,所以如无意外,她毕业后,就要被分配去某个学校当老师。

  由于徐静理是大学本科,她毕业后大概率是被分去当高中语文老师。

  可问题是,京城市中心的各大中学呢,老师的名额早就满了,根本吸收不了太多新老师。

  而且以京城市中心各大学校的地位,他们就算要应届毕业生去当老师,也只会要那些学习成绩前几名的去。

  徐静理虽然学习成绩不错,但还做不到班级前几名的地步。www.sxjxsc.com

  所以啊,徐静理大概率,是毕业后继续去她实习的那所郊区中学当老师。

  其实那所中学呢,地处京城所辖的昌平县,是一个县中学。

  虽然是在昌平县,但以曹志强的眼光看,那所县中学其实也就刚出五环,还在六环之内,这算不上多远。

  可在这个出了二环就是郊区的时代,五环之外六环以内的地方,那就跟出了京城差不多了。

  此时县城中学的教学环境,跟京城可没法比,这让从小在京城富裕人家长大的徐静理,感觉非常不适。

  说白了,就是吃不了苦,以及不想吃苦。

  对此,曹志强并没有半点看不起的意思,反而觉得她有这种想法很正常。

  换了他曹志强,也不想去艰苦的地方吃苦啊,要不然,他干嘛要长住北平饭店呢。

  除此之外,就是徐静理不喜欢高中老师这个职业了。

  或许要问,既然不喜欢当老师,当初为何要选师范大学。

  人家徐静理之前也说过了,考大学的时候,她只是喜欢中文,而根据她高考的分数,北师范中文系是最好的选择。

  能上北师范的中文系,谁还会看得上其他学校的中文系啊。

  什么,你说北大?那不是考不上嘛。

  这点也没啥可说的,换了他曹志强,一样会跟徐静理一样选择。

  其实徐静理一开始呢,也不是特别抵触当老师。

  只是去那所县中学实习的过程中,她一来受不了当地的艰苦环境,二来也不喜欢当老师的工作。

  她喜欢的,是做文字工作,比如当报社编辑,杂志社编辑这样的。

  不过很可惜,报社杂志社的编辑,此时也大都是满员情况,基本不再招收新人,就算要,也轮不到徐静理这样的人。

  所以对于徐静理来讲,如果她真的受不了,只有工作后自己辞职这一条路,否则就只能乖乖服从学校分配,去县城中学实习。

  等实习结束回到大学,大学一毕业,再继续服从组织分配,去某个学校,且大概率就是她原先实习的那所中学去当老师。

  是的,这个时代,大学生基本都是这样。

  其实徐静理还算好的,像那些北工大的大学生,很多一毕业就被分配去西北偏远地区的工厂实习,且实习结束后大概率会留下来。

  徐静理也就是占着自己是京城户口的好处,要是她是其他城市的户口,那么就算她实习期间能在京城附近的学校实习,可等到真正大学毕业后,大概率还是被发配会原籍所在地的城市的某个学校当老师。

  就好比项东方,别看她是研究生在读,可如果研究生毕业后,她如果不找关系,也是服从组织分配的话,大概率也是要被分配回南京的某个单位工作。

  只是项东方的成绩更好,学历更高,她分配单位的话,大概率会被分配去电视台或者市政府之类待遇更好的单位,不一定会被分去当老师。

  “太好了,太感谢了!”

  徐静理激动的一下就站起来,直接对曹志强鞠了一躬。

  “谢谢曹社长,多谢您的栽培。”

  “谢什么。”曹志强呵呵一笑,“来,坐,坐下说。”

  等徐静理重新落座,曹志强才笑道:“其实呢,想必你也应该看出来了,我这只是个刚开张不久的小出版社,本来就急需八方人才。

  只可惜啊,像我这种单位,好的大学毕业生一般不愿意来,难得你肯过来,我当然乐意啊。”

  此时徐静理也冷静下来,略一皱眉的道:“曹社长,我当然乐意来您这里工作,但是,但是我目前还在那所中学实习,如果要中途转来您这实习,我实习的那所中学倒无所谓,关键必须经过我们学校的认可跟同意,您,您有办法么?”

  “这一点嘛,就不需要你管了。”曹志强微微一笑,“我自有办法让你们学校同意,如果不行,会提前通知你的。”

  “那就太感谢您了。”徐静理再次站起来,对着曹志强一鞠躬。

  “好了好了。”曹志强笑眯眯的跟着站起来,“事情就这样吧,如果没什么事,你可以先回去了,回头等你们学校通知,通知一到,你直接来报道就行。

  正好,我们出版社目前正在筹备一个杂志社,出版一本杂志。

  你来了后,可以直接加入那个杂志社小组,从头开始学怎么做杂志。

  有了这个经历,不管将来你能否在我们这里留下来,也不管你以后做什么,想必都是一个很好的经历。”

  “是,我明白了。”徐静理笑着点点头,“我一定会认真学的。”

  “好。”曹志强点点头。

  然后曹志强看了看项东方,对项东方道:

  “这样,事情就这么定了,你先跟这位徐静理同学回去吧。

  明天上午九点,你直接带齐证件来这办理正式的入职手续。

  至于徐静理同学么,三天之内,保证给你一个答复,如何?”

  “好。”项东方笑着点点头。

  徐静理突然道:“曹社长,还有个不情之请。”

  “什么不情之请?”曹志强问。

  徐静理掏出一个小本子,还有一支钢笔:“那个,我很喜欢您的诗,是您的崇拜者,能不能给我签个字?”

  曹志强一愣,然后道:“当然可以,不过话说头里,我的字很丑的,不要对我的字有什么期待,这样你还乐意吗?”

  “当然。”徐静理笑着点点头。

  曹志强点点头,这才接过对方的本子跟钢笔,刷刷刷的写了个“强子”的签名。

  徐静理一看,然后又问:“能不能再写个您真名的签名啊?”

  曹志强哑然一笑,再次刷刷刷,写了“曹志强”三个字。

  “这总行了吧?”曹志强把本子跟钢笔递过去。

  “行了行了。”徐静理笑着点点头,“太好了,终于有您的签名了。”

  曹志强笑着摇摇头:“好了,你们回去吧,要不要派车送你们啊?”

  “不用不用!”徐静理连忙摇头,“我们都是骑自行车来的,自己回去就行。”

  项东方也点点头。

  “那好。”曹志强笑着道,“那就不送了,你们慢走!”

  等项东方跟徐静理都离开后,曹志强一个人待在办公室里,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。

  很明显,他是在考虑这两个女求职者的事情。

  那个项东方嘛,能力绝对是杠杠的,身份背景也很吓人,就是脑回路实在太过清奇,总喜欢迪化。

  不过看在是个真正人才的份上,曹志强也乐意装一回她的“同类”。

  毕竟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。

  无论什么时候,人才都是最稀缺的宝贝。

  哪怕曹志强是个穿越者,知道未来要发生的事情,还有系统外挂,但也不可能一个人包打天下,一样需要有大量人才当帮手才行。

  单打独斗,是走不远的。

  所以人才,什么时候都稀缺。

  为此,哪怕项东方的脑子有点问题,可看在她的才能份上,也就勉为其难的接受了。

  谁让曹志强现在缺的就是人才呢。

  至于那个徐静理呢,她很明显就是个搭头。

  倒也不是说徐静理不行,毕竟也是正经的名牌大学毕业生,以学历来讲,如果真能来他们这个出版社,绝对是他这个出版社里学历最高的一个人。

  要知道,曹志强这个出版社草创不久,人员主要分两部分。

  其中一部分是余德利从各方拉来的相关编辑人员,另外一部分则是红光机械厂派过来的内勤人员。

  红光机械厂的人先不说,都是做财务人事跟安保之类内勤工作的,对杂志出版方面完全不通。

  余德利拉来的那些人呢,虽然都是在各个出版社跟杂志社工作的,有一定工作经验,也熟悉杂志出版工作,但都是一些在原单位郁郁不得志的人。

  这些人呢,基本都是下乡回城的知青,所以学历也就那样,最高也不过就是中专。

  至于后来曹志强收编的李有福跟张前进等人,就更不用提了,根本就是一群没正式单位的个体户,或者按照现在的时髦话,叫盲流。

  可以这么说,红光出版社虽然是个正规的国企出版社,有正规的出版社牌照,也有一本大热的畅销书,但终究根基太浅,吸引不到金凤凰。

  像红光出版社这样刚成立不久的单位,一般大学生都是不愿意来的。

  包括那个徐静理,她表面看似很开心,其实主要目的还是不想去偏远县城中学当老师,不愿意在当地吃苦。

  他这个红光出版社呢,虽然庙小,可好歹是在京城市中心啊。

  像这种单位,虽然前途未必多好,收入未必多高,但好就好在事儿少离家近啊。

  那个项东方之前早就跟曹志强说过了,徐静理的家里是大前门那边开小酒馆的,开了几十年不说,本地还有个大四合院,最起码是个小康之家。

  也就是说,比起很多同龄人来讲,徐静理现在妥妥的是个富二代,根本不差钱。

  可别看不起那些开小酒馆的,这些当初公私合营后干买卖的,表面看起来不起眼,但要论收入跟积蓄,那绝对完爆一大批人。

  不说别的了,就说曹志强老四合院附近有家带电话的杂货铺吧,听说就靠那个小卖部,那家人每个月纯收入至少三百块!

  这在平均月工资四十块的时代,那个开杂货铺的人家,一个月的收入,顶普通工人大半年工资。

  小酒馆属于餐饮行业,收入比杂货铺只高不低,而且人家还干了几十年,还是自己的房子,那这么多年下来,收入绝对少不了。

  因此,徐静理应该只是想留在京城,找个轻快不累离家近的工作,赚钱不赚钱倒在其次。

  要不是她有这个心思,怎么可能想要来他这个新生不久的红光出版社。

  当然了,与其说大学生不愿意来,更准确的说法,不如说是各个大学不会让自己的学生来。

  因为一般的京城大学呢,是不会把自己宝贵的大学生,分配给红光出版社这种刚成立不到三个月的新单位的。

  开玩笑,别看现在京城里找工作很难,但那是对普通人而言。

  对于此时的大学生来讲,那还是十分稀缺跟抢手的高端人才。

  就是说,现在只要是个大学生,那各个单位都抢着要,根本不存在找不到工作一说。

  更别说像北师范这样的名校了。

  一般像北师范这样的名校,大学生一毕业,就会直接分配去各个好单位,根本不会看上红光出版社。

  就是说,哪怕徐静理自己想来红光出版社,一般情况下也来不了。

  因为首先徐静理此时已经在学校的安排下,在某个县中学实习了,中途转实习单位的话,不是不行,但必须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,或者有强大的关系。

  而且就算学校能放人,但一般也不会同意让自己的学生来红光出版社这种小单位。

  所以归根到底,还是要走关系。

  想到这里,曹志强忽然勐的睁开眼睛:“呀,以那个项东方的脑回路,她故意带徐静理这个人过来求职,不会也是存着一个考验的意思吧?

  是想考验一下我有没有大背景大关系,能不能解决徐静理的就业关系?”

  想到这里,曹志强摸了摸下巴:“嗯,别人就罢了,可项东方那个脑子,很有可能。”

  别说,仔细一想,这事儿确实有点难,但也不算太难。

  找徐大爷的关系,铁定能解决,但只为了一个女大学生,就去找徐大爷那种大神,有点杀猪用牛刀。

  而且徐大爷一向讨厌好逸恶劳之辈,偏偏徐静理调动实习单位的事儿,本质上就是她不想吃苦,这事儿徐大爷一看就能明白,所以未必乐意帮这个忙。

  找机械厂的李厂长或者董书记,应该也可以帮忙,但未必一定能成。

  毕竟机械厂虽然牛逼,可对于北师范这样的教育单位,也未必好用。

  想来想去,似乎就只剩下两个选择。

  那就是郝淑雯的关系,以及于媛媛她爹的关系。

  郝淑雯的父母以及婆婆家都是高干,按说找人帮忙调动个工作,应该没问题。

  问题在于,郝淑雯现在正在跟她老公闹离婚,已经跟自己父母以及婆婆家闹翻了。

  某种程度讲,郝淑雯现在已经暂时失去了高干子弟的优越性,没有了高干长辈的加持,没法再跟过去一样四处撒欢了。

  不客气的说,郝淑雯现在,就是寄人篱下,全靠他曹志强赏饭吃。

  为啥要拼死拼活的练歌练琴,还不就是憋着一口气,想靠自己的本事创出片天地么?

  所以现在去找郝淑雯不妥。

  她现在就算想帮忙,也实在无能为力,跟她替这个只会让她为难,让她自尊心受损。

  那想来想去,似乎就只剩下一个选择,那就是自己的干姐姐,也就是于媛媛——她爹了! 苏丹小说网

张阿伟嘿嘿笑道,明明很欠揍的表情却还要努力装做一本正经,丝毫不介意陈牧的鄙视。

酒馆内灯火昏暗。

坐在对面的陈牧,此时却是一副精神恍惚的模样。